TEL:021-59552022
SERVICE HOTLINE
新闻资讯
NEWS CENTER
电动缸浅析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前景
来源: | 作者:锦侠机电科技 | 发布时间: 2016-07-19 | 207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    (5)核心技术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,我国引进了不少国外的先进设备却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。业内人士认为,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“黑洞”,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。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,导致我国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受制于人。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%,而美国、日本约为5%左右,一般发达国家这一比率也在30%以下。并且我国的关键技术自给率低,占固定资产投资40%左右的设备投资中,有60%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,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。值得注意的是,许多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,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。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也有57%的技术源自国外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技术黑洞的形成与国家的重视程度、投入密切相关。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忽视了发展机械行业,在政策、资金等方面都出现了偏差。最典型的例子是国有企业。国有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产权激励基本上没有实行,而产权激励制度是创新和研发产品的重要保障。一方面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;另一方面,创新者的贡献没有得到产权确认。企业研发的技术和产品,要么被国家无偿拿走,要么被其他的企业无偿抄袭。就拿我国汽车制造业为例。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了多年,直到现在使用上自己设计的“心脏”的却很少,这让很多汽车业内人士都为之伤神。不过现在已经有几家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关注设计自己的发动机。奇瑞是其中之一,它研发成功ACTECO发动机让中国的汽车也开始赚技术钱了。

    企业不仅缺乏核心技术,而且存在创新能力薄弱,而创新能力薄弱又导致我们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,从而很难掌握核心技术。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,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,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。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,重引进、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,2004年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,397亿元,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仅61亿元,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水平。当今世界,制造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,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制造大国,令世界瞩目。然而,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,制造业的许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。

    (6)、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。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,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。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.32%,以后逐年下降,到1998年为0.69%,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,到2004年为1.23%,而创新型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比重一般在2%以上。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嘉罗公路1661号24幢508室
工厂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嘉罗公路1719号B2幢
电话:021-5955 2022
传真:021-5955 2911
邮箱:104513152@qq.com